近日,2015年IEEE電子器件峰會(IEEE Electron Devices Mini Colloquium)在電子科技大學舉行。會議邀請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耶魯大學T.P. Ma教授,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微細加工與納米技術研究室主任劉明教授,臺灣長庚大學Cher-Ming Tan教授,荊鳳德教授,香港城市大學Hei Wong教授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參會并作學術報告,分享前沿技術和研究進展。
T.P. Ma教授在報告中簡要介紹了集成電路的發展史,并展望了集成電路的發展前景。他結合自身研究方向,針對鐵電存儲器的研究和應用情況進行了詳細介紹。
劉明教授主要從事微/納米加工技術、存儲器器件和集成、納米電子和分子電子方向的研究工作,擁有超過100項國內專利,發表近200篇期刊論文。她在報告中介紹了基于固體電解質的RRAM技術的機遇及挑戰,以及目前國內關于這項技術的研究情況。
Cher-Ming Tan教授曾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并有豐富的電子工業工作經驗。先后發表超過260篇國際期刊和會議文章,擁有10項專利,著有5本著作。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電子元件和系統的可靠性和失效物理模型、鋰離子電池和高功率發光二極管的可靠性、納米材料和器件的可靠性等。在報告中,Tan教授分別以數字、模擬和RF電路為例,展示了電路級的電遷移模型以及實現這些模型的方法。
荊鳳德教授主要從事高K CMOS器件、閃存、氮化鎵MOS場效應管、射頻硅器件及集成電路、光電、薄膜器件等領域的研究。他從基本物理公式Q=CV & PAC=CV2f/2出發,介紹了利用高K技術、器件設計、3D IC等方面解決IC芯片功耗問題的方法。
香港城市大學Hei Wong教授曾任IEEE ED/SSC香港分部主席,同時也是多個國際和香港本地委員會委員。他致力于MOS器件模型和特征、熱電子效應、介質薄膜物理、IC工藝模型和特征、MOS集成電梯設計和固態傳感器等方向的研究,發表文章超過360篇,著作4本。Hei Wong在報告中介紹了納米CMOS技術下,器件制造過程中的熱處理工藝引起的界面反應以及對超薄EOT柵介質薄膜的影響。
電子科技大學劉俊杰教授在學術報告中,通過眾多事例分析了ESD的重要性進行,介紹了ESD設計中的模型、保護方式、測試方法和設備,并結合所從事的項目研究介紹了在Si CMOS、Si BiCMOS、GaAs、GaN以及新興技術中ESD的設計和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