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公布了2019年新選會士(Fellow)名單。微波射頻網也收到微波學術圈消息,褚慶昕、楊帆、姜立軍、高式昌、卿顯明等教授當選2019 IEEE Fellow。
據統計,295名全球學者入選IEEE Fellow,其中華人群體占比約1/3,來自大陸地區高校和企業的新晉Fellow 36 位。工作單位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科院、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湖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各大高校,京東、出門問問、微軟以及新加坡信息通信研究所這四所企業也有華人當選。
以下是微波射頻網統計的從事無線、射頻、雷達等領域研究的入選華人學者,名單如下(注:如有遺漏、錯誤之處,歡迎大家補充)
· Qing-xin Chu(褚慶昕):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廣東省天線與射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天線與射頻技術研究所所長
· 入選理由:在小型寬帶天線方面做出的貢獻。
· Xianming Qing(卿顯明):新加坡資訊通信研究院成員,博士
· 入選理由:在無線射頻系統天線方面的貢獻。
· Fan Yang(楊帆):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微波與天線研究所所長
· 入選理由:在天線界面電磁學方面的貢獻。
· Steve Gao(高式昌):肯特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在低成本方向圖可重構天線和寬帶印制天線領域做出的貢獻。
· Lijun Jiang(姜立軍):香港大學副教授
· 入選理由:為寬帶計算電磁方法所做的貢獻
· Hongbin Li(李宏彬):斯蒂文斯理工學院教授,信號處理和通訊(SPAC)實驗室主任
· 入選理由:在有限數據的自適應雷達信號處理方面的貢獻。
· Teng Long(龍騰):北京理工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雷達技術研究所所長
· 入選理由:在高分辨率雷達系統領域做出的貢獻。
· Yimin D Zhang:天普大學副教授
· 入選理由:在高分辨率測向與雷達信號處理領域的貢獻
· Chih-peng Li(李志鵬):國立中山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在數字廣播和無線傳輸方面做出的貢獻。
· Daqing Zhang(張大慶):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
· 入選理由:在context-aware 移動和普適系統領域做出的貢獻。
· Jiming Chen(陳積明):浙江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2015 年「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 入選理由:在無線傳感器網絡中的資源分配和優化方面的貢獻
· Tao Jiang(江濤):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在編程、調制和認知無線電系統設計方面的貢獻
· Yonghui Li:悉尼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在協作通信技術方面的貢獻
· Xin Liu(劉昕):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計算機系教授,國際知名的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學者
· 入選理由:在蜂窩技術和認知無線電網絡的跨層資源分配算法設計方面的貢獻。
· Shiwen Mao:美國奧本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在無線多媒體網絡方面的貢獻。
· Yi Qian: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教授
· 入選理由:在無線通信網絡和智能電網通信架構所做的貢獻。
· Lingyang Song:北京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在協作通信和網絡方面的貢獻。
· Jian Tang:雪城大學教授(Syracuse University)
· 入選理由:在優化無線網絡和移動眾包系統所做的貢獻
· Meixia Tao(陶梅霞):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在寬頻無線網絡的資源分配方面所做的貢獻
· Yanchao Zhang: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副教授
· 入選理由:在無線和移動安全領域所做的貢獻。
· Ping Zhang(張平):北京郵電大學電路與系統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 入選理由:在無線技術的理論、標準化和應用方面的領導地位
· 魏少軍:清華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在智能卡和可重組設備上對集成電路工程做出的貢獻。
· 謝勝利: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百人計劃特聘教授,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所長
· 入選理由:在盲信號分離及其應用方面的貢獻
· Xing Bi Chen
· 入選理由:為功率超結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所做的貢獻
· Kangguo Cheng:IBM Research 首席工程師
· 入選理由:在貧化絕緣硅片互補的Metal-Oxide 半導體處理技術上所作的貢獻
· 張良培:武漢大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入選理由:為遙感數據的影響處理所做的貢獻
· Yuanxun Wang
· 入選理由:對時變、非線性電磁裝置和系統的貢獻
· Shuo Wang
· 入選理由:為減少電子系統中的電磁干擾而作出的貢獻
· Hui Cao:耶魯大學應用物理系
· 入選理由:因激光空間相干性工程的貢獻
· Hon Tsang: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工程學系教授
· 入選理由:在非線性硅光子學及高級波導光柵耦合器方面的貢獻
· Chee Wei Wong: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氣和計算機工程教授、介觀光學與量子電子實驗室成員
· 入選理由:在硅納米光子學方面的貢獻
· 姚曉天:天津大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天津大學光偏振研究中心主任
· 入選理由:引領光電振蕩器和光偏振設備的發展
· Harkhoe Tan: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
· 入選理由:因在合成半導體光電子學材料和設備方面的貢獻而入選
關于IEEE 和IEEE Fellow
IEEE 致力于電氣、電子、計算機工程和與科學有關領域的開發和研究,現已發展成為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國際學術組織之一,IEEE 目前在全球160 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0 萬會員。
IEEE Fellow 是該組織授予的最高榮譽,在學術科技界被認定為權威的榮譽和重要的職業成就,每年由同行專家在做出突出貢獻的會員中評選出,當選人數不超過IEEE 會員總人數的0.1%。由于每年當選的IEEE Fellow 數量較少,決定了當選科學家基本都是在科學與工程技術領域內取得重要成就的杰出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