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時代,無線網絡將呈現幾大特點:2G、3G和4G網絡同時運行,網絡厚度增加;室外宏站、室內小站、微站等形成立體覆蓋網絡,網絡密度增加;多網協同和網絡優化成為建設高性能LTE網絡的關鍵。
2013年,中國LTE牌照的發放使國內正式展開4G的網絡建設和市場角逐,以便為即將到來的大數據時代鋪平道路。
LTE時代,無線網絡將呈現幾大特點:2G、3G和4G網絡同時運行,網絡厚度增加;室外宏站、室內小站、微站等形成立體覆蓋網絡,網絡密度增加;多網協同和網絡優化成為建設高性能LTE網絡的關鍵。因此,運營商亟需易操作、高效率、低成本、靈活度高的天線方案來滿足逐漸增多的網絡優化需求。
傳統機械下傾天線無法滿足LTE網絡要求
傳統機械下傾天線通過在站點上調整天線機械下傾臂來控制天線下傾,此方案有三大缺陷:
1、無法滿足所有頻段下傾角“最優”
運營商同時運行網絡增多,新站點獲取卻日益困難,運營商只能選擇多頻天線來滿足部署要求。ABI報告顯示,從全球的發展趨勢看,多頻天線應用比例將從目前的30%逐步增加到2018年的68%。
機械下傾的多頻天線所有系統共用一個機械下傾角,當網絡優化中調整其中一個系統的下傾角時,其他系統的的下傾角也會“被”調整,網絡覆蓋及性能也會受影響,從而使多頻天線的所有網絡無法同時達到“最優”性能。
2、機械下傾導致天線方向圖畸變
隨著移動寬帶業務爆炸性增長,小區間干擾和用戶體驗成為關鍵,傳統的固定電下傾角要實現不同的下傾角調整,只能采用機械下傾,機械下傾容易導致方向圖畸變,致使小區間干擾增加,邊緣用戶速率下降,影響用戶體驗。
3、優化效率低、成本高
LTE時代的多網協同在增強網絡覆蓋的同時,也使網絡“厚度”和“密度”增加。并且LTE網絡采用同頻組網方式,由于同頻干擾對網絡性能影響很大,需要頻繁進行網絡優化。為了進行網絡優化,傳統機械下傾天線需要逐站訪問和調整,效率低,無法滿足LTE網絡長期進行網絡性能優化的要求。
同時,降低成本是運營商永恒的追求。機械下傾在天線網絡優化時需要上站優化,帶來的站點準入、站點訪問、上塔調整等成本,遠遠高于電調天線采購成本。
并且,在極端氣候及惡劣天氣下,人員很難上站點去優化網絡。例如:科威特的夏季長達6個月,太陽直射溫度高達80攝氏度,人工進行傳統機械下傾天線的下傾角調整將面臨極大困難。
綜上所述,機械下傾天線因固有缺陷將逐漸退出歷史舞臺,而遠程電調天線以其高效率、低成本、易優化的優勢正成為全球主流運營商的選擇。
遠程電調天線協助打造“精品”LTE網絡
眾所周知,遠程電調天線可以通過在網管中心遠程操作來控制遠程電調單元(RCU)工作,從而調整天線的波束下傾角變化。
遠程電調天線相對機械下傾天線有諸多優勢:無需站點訪問,不受氣候及環境限制,可遠程實時進行下傾角調整,效率高、成本低;優化靈活度高,各頻段可以獨立優化,均可達到最優網絡性能;電下傾角調整時天線機械臂不動,方向圖不畸變。
遠端電調天線分為傳統遠程電調天線和即插即用遠程電調天線。傳統遠程電調天線相關電調器件如RCU和級聯線纜等外置,在實際應用中,大量的外置器件不易安裝,同時器件之間的連接點也成為引起電調故障的不可靠部分。
為了避免傳統遠程電調天線的弊端,即插即用遠程電調天線進行創新,將外置電調器件如馬達、AISG級聯線纜等內置,減少外部電調器件連接并增加可靠性,同時簡化工程安裝。目前,該方案已經成為電調天線主要發展趨勢,并已應用于全球主流運營商網絡之中。在人力成本高的歐洲,氣候炎熱夏季酷熱的中東,靠近北極圈極寒的加拿大,即插即用遠程電調天線以高可靠性、易安裝、免配置,持續給客戶帶來價值。
LTE網絡走向全電調時代
天線,在無線網絡建網成本中占比不大,卻是無線網絡關鍵通道,直接影響用戶體驗,對無線網絡質量有著決定意義。
作為未來自優化網絡(Self-optimization-network)的基礎,遠程電調天線除具備高效、實時、遠程優化等特點之外,還可以通過電調天線建立起來的連接RRU和網管的信號通道、以及成熟的電調方案協議,傳輸更多有價值的信息,比如智能天線存儲權值信息、天線方向圖信息、廠家信息、天線運行狀態信息,為后續天饋系統智能化、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