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亞洲最大的無線射頻暗室實驗室
去超市購物,經常會遇到排隊現象,如果應用無線射頻技術,市民推著購物車經過掃描系統時,會自動顯示應付金額,而不需要收銀員拿起商品一件一件掃描。聽起來是不是很棒?記者從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獲悉,投資1億美元的永道無線射頻(揚州)有限公司新廠房正式投產,該公司RFID電子標簽將應用于意大利渡輪船票、中東地鐵票、美國超市商品標簽、圖書標簽、酒類防偽標簽等,擁有遠距離、多張卡識別等功能。
全亞洲最大
無線射頻暗室實驗室落戶揚州
“這片新廠落成后將成世界最大無線射頻生產工廠。”永道無線射頻(揚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秉毅介紹,新廠房投資1億美元,生產、辦公約1萬2千平方米,建成后每月電子標簽的產能為1.5億枚,年產能為18億枚。
該公司營運中心協理李宗庭介紹,該企業是亞洲第一個參與國際無線射頻標準制定的企業,此次還建造了全亞洲最大的無線射頻暗室實驗室。在這個暗室實驗室,可以隔絕外部干擾、吸收內部雜波,建立一個安靜、可靠、權威的測試環境來驗證電子標簽的性能。“在這個暗室內,不僅沒有任何電波,即便是說話也很難聽到自己的聲音。”
是什么?
產品的“全息身份證”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是什么?林秉毅介紹,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簡稱RFID技術)是利用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的雙向通信,以達到識別目的并交換數據,最早使用在二戰中,20世紀90年代在民用領域興起。“與條形識別碼相比,射頻標簽能存儲大量數據,記載商品生產信息、序列號、銷售信息等,相當于一個產品的‘全息身份證’。”
有什么用?
制作景區、展覽電子門票
李宗庭介紹,生產出的RFID電子標簽,將應用于物流、零售、制造、防偽、汽車、資產管理等各大領域,除了國內銷售外,將出口到全球各地。
為了讓記者了解得更形象,對方給記者拿來一張中東地鐵票。“這里面用的就是我們的電子標簽。”李宗庭介紹,除此之外,公司還給景區、大型活動展覽制作電子門票,比如,上海世博會、臺灣花博會、九寨溝景區的門票,都用上了揚州生產的電子標簽。
“很多景區使用紙質票,在客流高峰往往來不及檢票,造成景區擁堵。”李宗庭表示,而RFID電子標簽內置沙礫大小的電子標簽和微型蠟紙包裹著的天線,有效讀取范圍可以達到15英尺,內嵌在門票中,可以遠距離發射信號,游客不需要在景區門口刷卡,就能直接進入景區。
用于高端商品防偽標簽
“RFID電子標簽在國內還應用于紅酒、白酒標簽、普洱茶標簽等高端商品上,主要是作為防偽標簽。”李宗庭介紹,因為RFID電子標簽的存儲量大,科技含量高不易作假,且成本不高,目前市場每個售價不足1元。“比如張裕紅酒標簽、茅臺鎮一款白酒等都是用我們的電子標簽做防偽標簽。”
“中國民用電表標簽、香港機場行李標簽等也采用了我們的技術。”李宗庭介紹,市民家中用的電表不少也有內置的RFID電子標簽,這樣保證每個民用電表的唯一性,無法進行更改或替換。
此外,國外業務課課長陸石玉告訴記者,最新研發的“水洗標簽”在與巴西某品牌企業洽談,只要讀取衣服上的標簽,就能了解這件衣服的生產日期、材質含量甚至價格。除了可以自助買單之外,這個標簽經過多次水洗都不會壞。
借書、購物一鍵結算
“無線射頻識別技術還可以進行群讀,可以應用于比較繁瑣的倉儲管理。”對方介紹,與傳統的條型碼、磁卡及IC卡相比,射頻卡具有非接觸、閱讀速度快、無磨損、不受環境影響、壽命長、便于使用的特點和具有防沖突功能,能同時處理多張卡片。比如,開會時,與會人員要先簽到,佩戴內置RFID技術的胸牌,與會人員入場時,識別系統可自動識別哪些人已到會。“目前揚州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就采用這項技術,以往借書時要一本書一本書地刷,如今一次性拿幾本書也可以一下讀取出來,節省了不少時間。”
“我們生產的電子標簽也應用到了美國某連鎖超市中,將來有望進入國內超市合作。”陸石玉介紹,市民去超市購物,經常遇到排隊現象,主要原因就是超市的商品要一件件刷條形碼,而采用無線射頻的技術,市民推著購物車經過掃描系統時,會自動顯示應付金額,既方便又快捷。(通訊員 陳永婷 記者 居小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