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陸琦
他的名字,與我國國防科技發展史上的多個第一緊密相連:我國第一部自動化三坐標雷達、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雷達、我國第一代機載預警系統……他,就是著名雷達專家、中國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王小謨。
2013年1月18日,王小謨登上北京人民大會堂主席臺,從國家主席胡錦濤手中接過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在50多年的科研生涯中,王小謨為我國國土防空網的建設完善作出了重大貢獻,引領實現了國產預警機事業的跨越式和系列化發展,使我國實現從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的躍升。
圓雷達強國夢
王小謨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雷達專家。“做出中國人自己的雷達是我們這代人追求的目標。”
上世紀60年代初,剛參加工作的王小謨就擔起了重任:擔任我國第一部三坐標引導雷達的副主持設計師。他大膽地突破了傳統設計的模式,創造性地提出了脈內掃頻的方法,簡化了復雜的雷達高頻系統,解決了三坐標雷達的技術難關——威力、精度、時間的矛盾。
70年代初,王小謨支援三線,在偏遠的貴州山區繼續三坐標雷達研制,并擔任主持設計師。他大膽創新,采用了多項新技術,十三年磨一劍,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部自動化三坐標雷達。
如今回想起來,王小謨的那份使命感和榮譽感溢于言表,“一定要給國家爭氣,所以無論遇到困難還是壓力,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
在三坐標雷達研制成功之后,王小謨開始對地面雷達的低空防御技術著力開展攻關。他帶領團隊,以超常規的速度成功研制我國第一部中低空兼顧的微波雷達,使我國在低空雷達方面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
造民族爭氣機
2009年10月1日,國慶60周年閱兵式上,由王小謨主導研制的預警機作為領航機型,引領機群,米秒不差飛過天安門廣場。
擁有預警機是中國幾代人的期望,在這一刻,終于實現了。坐在觀禮臺上的王小謨激動地歡呼:“這是我們搞的!”兩行熱淚隨即落了下來。
預警機因技術高度密集,系統十分復雜,世界上只有美、俄、以色列等少數國家具備研制能力。
上世紀80年代,在雷達科研一線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王小謨,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我國預警機研制事業中,規劃實施了機載預警雷達的關鍵技術攻關,并逐步突破了機載雷達關鍵技術。
為了加快預警機研制,我國開展預警機對外合作。作為項目中方技術總負責人,王小謨堅決要求中方主導研制方案,并在國內同步研制,為自主研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唯有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將祖國發展與國家安全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王小謨堅定地說。
就在合作方單方面撕毀合同、中國預警機事業就要被扼殺在搖籃里時,王小謨積極向中央領導和有關部門建議,自主研制國產預警機,“一定要爭口氣”。
空警2000預警機立項后,王小謨又提出利用國產飛機實現預警機出口的設想,并擔任原型機總設計師。他不顧年老體弱,在條件簡陋、緊張忙碌的外場試驗現場,頂著40多攝氏度的高溫和機上90多分貝的噪聲,堅持奮戰在一線,經常加班到凌晨,連著一干就是兩個多月。
在工程最為關鍵的時刻,王小謨在外場遭遇車禍,腿骨嚴重骨折。一個月后,又一無情打擊接踵而至,王小謨被診斷出身患淋巴癌。
“這一消息無異于晴天霹靂,令每一個人焦急萬分。”王小謨的學生、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陸軍回憶:“躺在病床上的老師依然帶著鎮靜平和的笑容,心懷對預警機事業的牽掛。病情稍有好轉,他就拖著虛弱的身體趕到試驗現場。”
正是由于這種勇于奉獻、頑強拼搏的精神,使得我國成為繼美國、瑞典、以色列之后第四個能夠出口預警機的國家。
引未來創新路
在陸軍眼中,王小謨既是實踐家又是戰略家。
早在預警機事業之初,王小謨就意識到,除了裝備大型預警機外,還應形成中國自己的預警機裝備系列,他開始在心中描繪我國預警機體系化發展的譜系藍圖。
繼空警2000、空警200國產兩型預警機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的9個第一之后,王小謨提出了基于國產平臺開發預警機的方案,擺脫了我國預警機對國外飛機平臺的依賴,加速了我國多型預警機的研制進程。
在王小謨的辛勤耕耘下,我國國產預警機家族不斷發展壯大,與此同時,一支技術過硬、作風良好的人才隊伍也成長了起來。
“工程不是一個人干起來的,而是一個團隊去完成的。”王小謨不止一次提到,站在他背后的,是整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是預警機工程的擔綱抓總單位。作為預警機工程的總顧問,王小謨主動推薦優秀年輕專家擔任總設計師,并親自擔任“幕后總師”,傾心指導年輕的總師們確定總體技術方案,開展技術攻關、系統集成和試驗試飛方案等重大工程研制事項。
就這樣,王小謨將整個預警機研制團隊“捏”在了一起,在空前的挑戰下創造出了空前的成績。
“我們的目標是真正的國際領先,其他國家都以我們的預警機為追趕目標。”王小謨還在謀劃祖國預警機未來發展的藍圖,還在為預警機事業發掘更多的“千里馬”。
王小謨打算用獲得的獎金設立一項雷達獎勵基金,用以培養和激勵雷達領域的優秀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