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深圳市路暢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五洲賓館正式發布“車載北斗衛星導航系列產品”。據悉,這也是國內首批正式發布的北斗衛星導航產品,這批產品的上市標志著:GPS導航在中國的壟斷地位被打破,中國從此結束了導航產品完全依賴GPS的時代。
北斗衛星導航產品正式進入民用市場
日前的發布會上,深圳市路暢科技一次性推出了數十款車載北斗衛星導航產品,這些產品的正式發布標志著北斗衛星導航產品正式進入民用市場。
據路暢科技公司總經理張宗濤介紹,路暢公司作為行業較早從事車載導航娛樂系統研發和生產的企業,一直以來始終堅持以技術創新為發展源泉,以市場需求為發展導向,和企業經營戰略。不斷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致力成為智能交通和汽車互聯網全面解決方案的引領者,為了響應國家號召,振興民族產業,近年來路暢科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北斗衛星導航產品進行研發測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此次推出的車載北斗衛星導航產品融合了GPS、北斗衛星雙系統的優勢,性能穩定,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可靠、安全、全天候、全天時的導航體驗。
那么,北斗星系統與GPS相比,有何優勢呢?據中國863導航領域專家組專家劉建介紹,路暢車載北斗衛星導航系列產品使用是北斗2號系統。這個系統目前的覆蓋范圍為,北緯55度到南緯180度,也就是說覆蓋整個中國以及周邊地區沒問題。北斗系統相比GPS也具備一些比較優勢:例如在抗干擾能力方面,北斗系統在中國范圍內的抗干擾能力遠遠大于GPS。另外,北斗導航產品已經具備多系統兼容的特點,也就是說能同時接收北斗和GPS的信號,這意味著即便關閉GPS,北斗導航產品仍能正常工作。從理論上講,導航定位需要4顆衛星,如果是4顆GPS衛星,將呈現近似一條線的排列,這種情況下導航精度并不高。只有衛星呈正四邊椎體排列精度才能達到最高,這樣的分布,僅憑GPS自身達到的幾率是非常小的。但是,如果加上北斗衛星,哪怕只是加上一顆北斗衛星,就能較容易形成椎體排列。這就說明,導航產品一旦實現北斗和GPS的兼容,其定位精度將大于等于任何單一系統。同時,國家交通運輸部正計劃打造從米級到厘米到毫米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應用工作,這也意味著,北斗導航系統在民用領域的應用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舉全國之力來保障北斗導航系統在中國范圍內的高精度和高準確度。
年底前北斗衛星數量將達到16顆
劉建還在發布會現場作了“北斗產業技術報告”。據劉建介紹,目前全球的衛星導航系統共有四家: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洲的伽利略,以及中國的北斗星。GPS已發射衛星59顆,衛星壽命設計是8到12年,但不少衛星超過12年以上仍能使用;GLONASS發射衛星107顆,數量較多但其衛星壽命卻不穩定,有些衛星3年就不能用了;伽利略目前是有4顆衛星,發展一度停滯。
此前我國的民用導航系統完全依賴美國的GPS。但就在去年,美國方面宣稱,美國政府已經具備在一定的、極小范圍內降低民用系統使用全球定位系統精度的能力。具體可以說,在100平方公里為范圍的區域內,GPS想關哪一塊就可以關掉哪一塊。這充分說明,我們的導航系統完全依賴GPS是不可取的,我們國家必須要有自己的導航系統。
據介紹,我國的北斗星系統目前已經發射11顆衛星,衛星壽命設計是8年,但是不少過了8年仍能使用,我國還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再發射5顆衛星,到時北斗星的衛星數量將達到16顆。“美國21顆衛星顆覆蓋全球,我們16顆衛星覆蓋中國應該綽綽有余。”
全國首個衛星導航地區應用示范基地將落戶廣東
另據廣東省北斗衛星導航產業聯盟秘書長王大維介紹,我國第一個衛星導航地區應用示范基地將于今年5月落戶廣東,屆時廣東省新興產業扶持資金,也將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列為重中之重。
據介紹,目前中國60%以上的民用車載衛星導航儀都出自廣東的珠三角地區,這里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系統集成和運營服務產業鏈。另外,記者也了解到,在衛星導航接收終端領域,廣東省共有300多家企業從事衛星導航接收終端的生產,主要集中在深圳地區。
“隨著北斗導航系統的應用,到2015年,北斗系統在中國國內衛星導航市場將占據約15%的份額,市場規模達500億元以上;在2020年將占據30%以上的份額。”劉建透露,今后5―10年是我國衛星導航位置與服務產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將形成龐大的大眾化、專業化和生命安全市場。尤其是以車載導航、個人導航為代表的大眾化應用市場將會出現井噴式增長的局面。
另據悉,國家發改委也將正式發布“十二五”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科技專項規劃”,對于相關技術、資金方面的支持將出臺一些相關的政策。
南方日報記者 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