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到現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道路運輸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北斗有效降低了道路運輸事故發生率,重特大事故發生起數下降93%,死亡率同比下降86%。”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間信息事業部總經理助理盧紅洋在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衛星應用論壇上表示。
一直以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應用情況備受關注。“大家什么時候從有感到無感,也就是沒有人議論了,就說明北斗全面應用了。”盧紅洋說。
事實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經在我國交通領域多個方面實現了應用全覆蓋。有數據統計,應用北斗的道路營運車輛占比96.3%,郵政快遞干線車輛占比88.3%,水上助導航設施占比86.1%,沿海地基增強站占比100%,通用航空器占比11.3%,運輸航空器實現零突破。
盧紅洋介紹,北斗助力我國形成完善的運輸動態監管機制,目前已經推廣安裝車載終端近700萬臺,推廣海上遇險報警裝備40萬臺,并且為中國鐵路智能化、自動化、自助化發展注入了“芯”動力。
那么,北斗如何“走出去”?
盧紅洋說,交通部現在規劃了3個方向:在水上安全領域,積極推進北斗衛星搜救系統國際化應用,加快推動北斗系統加入全球海上遇險和安全系統申請工作;在道路運輸領域,持續推進中俄“北斗—格洛納斯”國際道路運輸應用,并與柬埔寨交通運輸部門開展合作,推動北斗系統落地柬埔寨;在民航領域,起草北斗全球信號的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及建議措施。
北斗系統后續發展同樣備受關注。日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冉承其介紹,北斗建設在路上、應用在路上。北斗三號建成以后,國家已經開始著手部署下一代北斗建設發展,目標是在2035年前建設一個更智能、更泛在、更融合的系統,即從室內到室外、室外到深空的立體服務覆蓋,更強、更安全、更可靠的系統。(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