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自然》在線刊發了電子科技大學的最新研究論文《基于石墨烯-氮化硅諧振腔的電光可調光頻率梳》。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為電子科技大學光纖傳感與通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青年教師姚佰承,其博士生導師饒云江教授為共同作者,電子科技大學為通訊作者單位,其中,姚佰承今年才29歲。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獲悉,這是電子科技大學首次在《自然》正刊上發表研究成果。
最年輕作者才29歲 這篇論文“牛”在哪兒?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海量數據被遍布全球各地的設備發送和接收。如何確保這些數據流準確而有序地到達?光頻梳技術的問世,讓激光授時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質的提升,也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路徑。
作為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技術,光頻梳被稱為“萬能時鐘”,因在頻域上具有相等頻率間隔的光學序列,形似均勻間隔的梳子而得名,已成為當代信息器件和系統的基石之一,是精確制導、航空航天、信號處理、量子計算等領域的核心器件,也是未來信息網絡發展不可缺少的關鍵技術。
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和最前沿的研究領域,光頻梳研究涉及到先進材料制備、微納米加工、激光激發和調控等環節,美國和歐洲的頂級研究機構一直是其中的引領者。但目前現有的光頻梳設備幾乎都受限于它的核心部件——諧振腔。諧振腔一經制成,一般不可調控,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頻梳的普及,使它的實用價值大打折扣。
然而,電子科技大學科研工作者們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英國劍橋大學和新加坡微電子研究院的合作者們通力合作,攻克了這一難題?!痘谑?氮化硅諧振腔的電光可調頻率梳》這篇論文通過一些具體研究,實現了光頻梳的大范圍可調。29歲的姚佰承打了個形象的比方:“就像給電視機裝個盒子,以前只能看中央一臺,現在可以看上百個臺了”。
“非正編”博士研究課題被多次婉拒 最終在美國組建一支中國科研隊伍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獲悉,從本科到博士,姚佰承均就讀于電子科技大學A+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師從光纖傳感領域著名學者、IEEE/OSA/SPIE Fellow饒云江教授。2015年,在國家留學基金委全額獎學金和“光纖傳感與通信”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資助下,姚佰承作為國家公派聯合培養博士,帶著電子科技大學的合作方案,前往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開展學習研究。“石墨烯和光頻梳本身都是諾獎成果,石墨烯可調,光頻梳穩定,一動一靜,二者結合,開出新花。”姚佰承這樣介紹自己的創意,“我們做的就是讓1+1>2。”
姚佰承在美國的研究之路并不是從一開始就一帆風順,課題難度高、缺少材料、沒有幫手隨時都在考驗著這位“非正編”的聯合培養博士生。在UCLA的前三個月,姚佰承一直在尋找材料領域的合作伙伴,但都遇到了挫折。這個選題復雜而困難、核心而敏感,多個美國人主導的課題組都婉拒了這位中國年輕人的合作建議。終于,在Wong教授的支持下,姚佰承得到了UCLA材料化學和微加工權威科學家、華裔教授段鑲鋒課題組的大力支持。姚佰承后來談道,“段老師的肯定和支持真是讓人喜出望外。”
隨后,姚佰承以超越年齡的領導力與推進力,在美國大學里,撮合起了一支中國人作為絕對主力的科研隊伍:4名論文共同第一作者,3人來自中國。除了姚佰承,還有來自中國臺灣的黃書偉博士和畢業于浙江大學的劉淵博士。劉淵教授回憶道,“這算是科學合作的典型范例,我們強強聯合,佰承負責設計實現,我專攻納米加工,書偉擅長系統測試。”
快速回應《自然》疑問 跨越12個時區與競爭者賽跑
這一強強聯合展現出極高的工作效率。開始研究9個月之后,漂亮的可調光頻梳展現在他們面前。2017年2月,聯合課題組將這一發現整理下來并向《自然》投稿。但是,向來以嚴格著稱的《自然》并沒有在第一次就給中美聯合課題組亮起綠燈。審稿人充分肯定了這一工作的重要性,但是他們也堅持認為,論文中提到的研究成果并不完整。
收到《自然》意見時,姚佰承已經在英國劍橋大學擔任博士后研究員,論文第一稿的四位共同第一作者甚至分散在了中美英三個國家,短時間內完成這一挑戰,似乎已經不太可能。同時面對這樣一個重要的機會,劍橋大學、都靈大學聯合課題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等全世界的競爭者也正在向可調光頻梳激光發起沖擊。要想脫穎而出,就必須克服萬難。這支以中國人為核心的團隊,再一次展現出了超常的凝聚力??缭?2個時區意味著一個人的白天,就是另一個人的深夜,他們接力賽跑,全力推進。論文的第四位共同第一作者Vinod博士來自印度,他甚至也裝上了微信,同步和中國同事們“零延遲”交流。在接下來的8個多月里,他們瞄準《自然》所期盼的“非凡”以及完整性,不斷努力,最終將。
在《自然》正刊上發表論文之前,饒云江教授課題組聯合電子科技大學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陳遠富教授團隊,已經在石墨烯光纖光學方向耕耘了八年。“國家和學校的平臺越來越好了,這是我們工作走向世界的底氣,”姚佰承對此深有體會。對于自己的成果,他顯得十分謙虛,多次表示這絕非自己的個人成績,“作為成電培養的學生,能做出這點成績,得益于國家科技水平的進步、學校的支持和導師的指導,更離不開國際化的團隊合作”。他希望這些成果“能夠吸引更多中國年輕人對光信息科學產生更大的興趣,這才是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