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wǎng)9月23日報道 外媒稱,瑞士物理學家21日說,他們成功地將量子態(tài)的光子遠距離傳輸?shù)揭粋€晶體,在這一過程中把信息從光傳到物質(zhì),距離達到創(chuàng)紀錄的25公里。
據(jù)法新社9月21日報道,這項在日內(nèi)瓦大學用光纖開展的實驗打破了該小組于2003年創(chuàng)下的6公里紀錄。
日內(nèi)瓦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聲明中說,實驗顯示,“可以在保持光子量子態(tài)的情況下將其運送到一個晶體,而二者沒有直接接觸”。
量子隱形傳送涉及的理論是關于成對的原子粒子在量子態(tài)下彼此“糾纏”并開始像連體雙胞胎一樣反應時有何特性。
報道稱,譯解密碼者對該領域非常有興趣,因為量子粒子可以用來運送的數(shù)據(jù)原則上大大多于今天計算機的二進制碼,而且它們運送的信息無法被破解。觸碰彼此“糾纏”的一對原子粒子中的任何一個都會抹掉信息。
因此,一項主要任務是找到辦法,使光中編碼的量子數(shù)據(jù)得以在真實的通信世界中儲存和處理,而不毀掉信息。
為探索這個問題,研究人員用兩顆“糾纏的”光子做實驗,沿一條25公里的光纖推動其中一顆光子,而把另一顆光子送往一個晶體,以儲存光子的信息。
報道稱,就像打臺球一樣,研究人員用第三顆光子擊打光纖中的第一顆光子,抹掉它們兩個的信息。科學家對撞擊進行測量后發(fā)現(xiàn),第三顆光子中儲存的信息沒有毀掉,而是進入晶體,后者也含有第二顆糾纏的光子。
研究人員說,盡管量子隱形傳送仍然是遙遠的目標,但這是重要的實驗進展。
研究報告發(fā)表在《自然·光子學》月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