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雜志2012年年底推出的年度回顧特刊中,該校潘建偉小組實現百公里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的研究成果被選為年度十大新聞亮點(Features of the Year)。該成果同時還被美國《科學新聞》評選為2012年度25項重大科技進展之一,并以“量子跳躍”為題進行了專題介紹。
要實現量子信息科學的核心目標——實用化量子計算和遠距離量子通信,關鍵是通過發展多粒子量子系統的相干操縱技術,實現可擴展的大尺度量子信息處理。過去一年里,潘建偉小組在這一研究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其中,8月9日《自然》雜志以封面標題形式發表的這一研究成果,通過地基實驗堅實地證明了實現基于量子衛星的全球量子通信網絡和開展大尺度基本物理問題實驗檢驗的可行性。
《自然》雜志在為該成果專門撰寫的長篇新聞特稿“數據隱形傳輸:量子太空競賽”中指出:在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現在的世界勁旅;中國將領先于歐洲和北美發射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建立起首個全球量子通信網絡。
此外,潘建偉小組還利用自主發展的高亮度、高純度量子糾纏源技術,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八光子薛定諤貓態,刷新由該小組保持的多光子糾纏態制備的世界紀錄,論文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利用八光子糾纏“簇態”,在國際上首次實驗實現了拓撲量子糾錯,這是量子信息領域以中國為第一單位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首篇“長文”。同時,潘建偉小組還成功實現長壽命、高讀出效率的量子存儲,該成果為目前國際上量子存儲綜合性能指標最好的實驗結果,朝著最終實現實用化的量子中繼器邁進了重要一步,論文發表在《自然·物理》上。
潘建偉小組取得的上述系列重要進展受到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自然》、《科學》、《科學美國人》和《新科學家》等國際著名科學雜志以及歐洲物理學會新聞網“物理世界”、美國物理學會新聞網“今日物理”等知名學術網站均進行了專題報道。(記者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