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在布拉迪斯拉發(捷克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的工廠已經部署了IDENTECSOLUTIONS的有源RFID標簽、讀寫器和定位裝置,對進入和離開檢查區的車輛進行定位追蹤。
汽車制造商大眾汽車斯洛伐克分廠采用實時定位系統(RTLS)對即將出廠的車輛進行最終的檢測,該方案由IdentecSolutions公司提供。RTLS系統對即將出廠的車輛進行有效的定位,除了能夠對進入和離開的車輛進行識別外,還可追蹤到停放的車輛,減少阻塞,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布拉迪斯拉發的工廠每天生產1400多輛汽車,計劃年產量達40萬,其中包括奧迪、斯柯達和SEATMii在內的幾個型號。最終出廠區的檢測效率大大影響的汽車的年產量,受到高度重視。
完成組裝后的車輛進入整理區,進行出廠前的最后質量檢查,若發現問題,進行現場維修。檢查的類別、順序,因不同車型而異。定位某輛車,引導車輛按次序進行檢測,確保車輛掌握在計劃之中等一系列問題,都需要RFID系統來輔助解決。基于RFID技術的解決方案,不僅助力工人掌握車輛的實時位置數據,而且增大了整理區的虛擬容量。
由于汽車的金屬構造及讀取距離等問題,RFID系統只能采用有源RFID標簽。RFID解決方案的部署開始于2011年五月份,大約花了2個月時間,十月份開始測試工作。
離開生產線的汽車,在整理區進行出廠檢測的整個過程中,不再有傳送帶或軌道引導,獨立進入15個不同的區域進行檢測。車輛貼標過程是在裝備線中“克隆區”進行的,標簽貼在后視鏡附近的擋風玻璃上,標簽是Identec公司提供的i-Q350標簽。在此之前,已經貼有一個無源標簽,通過該標簽編碼可查到存儲在CrossTalk管理系統中的車輛辨識碼、顏色、制造時間等信息(CrossTalk系統由noFilis公司開發)。“克隆區”安裝的RFID讀取器同時讀取有源和無源兩類標簽,將二者編碼建立關聯。通過CrossTalk管理系統,能夠定位指定的車輛,方便查到車輛的具體位置,另外,標簽非正常帶出車間時發出警報。
I-Q350是一種UHF超高頻標簽,由鋰電池供電。解決方案中采用Identec公司的i-PortM350讀寫器,讀取距離高達500米,100%覆蓋整個整理區域。該標簽可收到停車區i-SAT節點發出的2.45GHz信號以及來自i-Mark定位的125KHz信號,后者主要用在出入口處。
裝配好的車輛通過安裝有i-mark2或是i-mark3定位裝置的通道進入整理區。此時,擋風玻璃上粘貼的標簽收到天線發出的125KHz信號,存儲定位裝置的ID編碼。然后,標簽將該編碼連同標簽ID一起發送到最近的i-Port閱讀器,記錄位置數據。離開整理區時,經過另一個i-mark定位裝置,讀取其ID號,并轉發定位。
在露天停車場,標簽收到i-SAT300節點發出的2.45GHz信號,覆蓋距離約為100米。標簽將與節點之間的距離數據轉發到后臺分析系統,該系統由Identec公司開發,采用三角算法計算出車輛的具體位置。位置數據相應地會在CrossTalk管理軟件得到更新。
新車出廠前,i-mark定位裝置會激活i-Q350標簽,通過i-PortM350通道讀寫器時會發警報,提醒工人移去i-Q350標簽。
安裝該解決方案后,可以定位到具體的車輛位置,以及整理區內車的數量,根據這些數據,幫助員工更好地管理檢測區內汽車流量,從而提高運營效率。系統測試過程包括貼標的最佳位置測試,經過試驗,安裝在擋風板的中上方可實現最佳讀取效果。測試中發現,由于金屬環境下,信號極易被反射,位置數據不能精確到2米之內,但是由于汽車體積較大,足可忽略該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