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頻譜和5G標準一樣,全球越一致,規模效應越好。這種好處的另一面就是有實力的參與者,都希望自己能夠引導這種一致性,從而使自己的相關產業利益最大化。而移動通信業多年來的發展就是伴隨著產業間的競爭、合作與妥協,追逐技術、市場趨勢,以期贏得商業成功。今年7月份,美國監管機構FCC率先公布了美國的5G頻率規劃,打破了業界觀望之態,使全球5G頻率的確定和統一進入了實質性階段。
美國欲引領高頻劃分
在北京通信展期間,有企業向記者表示,如果中、美、歐能夠在5G頻率上達成相對一致,將可以大致確定全球的頻譜。
那么美國與歐洲的5G頻率是如何規劃,以及為何如此規劃呢?
愛立信東北亞區高級標準化專家王衛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2016年7月14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五位委員全票通過將24GHz以上約11GHz(3.85GHz授權頻譜:27.5G ~28.35GHz、37G~38.6GHz、38.6G~40GHz和7GHz免授權頻譜:64G~71GHz)高頻段頻譜資源用于5G部署。
歐盟委員會在9月14日公布了詳細的5G行動計劃,針對5G頻譜規劃,歐盟委員會提出與成員國在2016年年底前確定可用于前期5G服務的先鋒頻段,考慮歐盟委員會無線頻譜政策顧問工作組RSPG (Radio Spectrum Policy Group)的意見,先鋒頻段列表應該包括至少3個頻譜范圍的頻段:低于1GHz ,1GHz~6GHz,以及6GHz以上的頻段來滿足5G不同的應用需求。同時歐盟委員會提出將與成員國在2017年年底就一整套頻譜方案達成一致(包括低于和高于6GHz的頻段),促進歐洲5G網絡的初期商用部署。
此外,歐洲還將開展工作研究針對6GHz以上的特定5G頻譜執照的發放方式,相關技術要求將由CEPT 進行研究并于2017年年底完成。歐盟委員會無線電頻譜政策顧問工作組RSPG已于今年7月31日完成了對5G頻譜的公開征求意見,征求意見稿在低頻段聚焦700MHz、3400M~3800MHz,高頻在24.5G ~27.5GHz、31.8G~33.4GHz和40.5G~43.5GHz。從歐盟角度5G部署沒有偏重毫米波頻段,而是從不同的低、中、高頻段滿足不同的5G需求。
諾基亞通信技術創新部亞太區產業環境總經理常疆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FCC公布了5G高頻段頻譜資源,借此美國成為全球首個宣布5G頻譜的國家,其中部分頻譜不在WRC-19 AI1. 1 3的5G候選頻段研究的范圍之內。歐盟則計劃在2018年2月給出最終的5G頻率規劃安排。
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FCC發布5G高頻也是基于美國當前的產業基礎考慮的。美國軍工發達,在高頻上產業基礎好,而歐洲內部各國發展不平衡,需要考慮各國需求。FCC率先公布5G高頻后,產業界肯定會跟進,這也是FCC 引導產業的策略。
5G運營需求頻率豐富
未來5G規模運營是否主要依賴高頻呢?多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5G運營場景多樣,對5G頻率的需求是高中低頻都有。
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5G專家羅振東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美國FCC發布5G高頻炒作大過實質,低頻才是真正能夠大規模部署的。中國和歐洲更偏重于低頻。
常疆說,5G面對前所未有的市場需求,不僅包括高傳輸速率高數據吞吐,要求可擴展到數百MHz的大帶寬,而且還需要支持廣覆蓋海量連接以及低時延高可靠的通信服務,頻率資源需求總量和頻譜需求特點都很突出。因此,頻譜工作的重點是不僅要明確大段連續的頻譜,滿足5G超高流量密度和速率的業務需求,還要有合適的頻譜來滿足廣覆蓋和高可靠性的業務需求。根據ITU頻譜需求預測及目前已規劃頻譜計算,全球需要再為IMT規劃至少500MHz 頻譜以滿足預測的2020年最低需求,各國家和地區的頻率資源需求缺口特點也各不相同。及早布局5G 頻率資源,可以在未來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產業發展競爭中占得先機。從全球情況來看,6GHz以下和高頻頻段的劃分都是頻率討論的熱點。
王衛認為,從5G規模運營看,頻譜需求的特點依然是尋求全球和區域的頻譜統一,這有利于移動通信產業獲得規模經濟效益,特別是提供“tuning range”的解決方案。該方案可以允許一段頻譜的使用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完全相同,但只要這些頻段相鄰,就可以通過相應的Tuning Range加以解決,這樣全球統一的產品設計就可以滿足可調范圍的頻段要求了。這樣的解決方案可以有助于規模經濟、產業鏈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和漫游。
王衛表示,5G頻譜需求的另一個特點是不同頻段有不同的傳播特性,5G應用需求的多樣性導致頻段部署將不會是單一的頻段,而是多個頻段、不同帶寬,不同時延要求、覆蓋要求下的多頻段選擇。低于1GHz以下,像450MHz、600MHz和700MHz,對于廣覆蓋、深度室內覆蓋和擴大室外覆蓋范圍就非常重要。例如對于早期的海量機器通信和高可靠低時延的工業互聯網應用。3.3GHz~3.8GHz甚至到4.2GHz,以及4.4GHz~4.5GHz、4.8GHz~ 4.99 GHz對于5G的早期成功部署也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提供較寬的帶寬和較好的覆蓋。對于提供極致體驗的高傳輸速率的5G應用,高頻段的使用也是必須的,高頻可以提供大量的帶寬。同時采用相對連續的大塊頻譜和考慮同現有頻率使用系統的共存也是5G頻譜需求的要求。
WRC-19 AI1.13議題將對未來5G在6GHz以上頻段的候選頻段進行研究,電波的傳播特性將隨著頻帶越高而增加傳播損耗。Massive MIMO是5G中的一個重要技術,高頻的波長小,適合于多天線的部署。此外高頻的信號衰落快,鄰小區的干擾會大大降低,適合超密集組網。
楊驊表示,5G規模應用中,3.5GHz以上到20GHz 可能會是主流頻率。而5G技術突破的難點主要在高頻,目前我國在高頻器件上存在不小的挑戰。
三方協同能否實現
中美歐三方的頻率協同理想與實現還有多少差距?
王衛表示,目前要爭取在低、中、高三段頻譜都做到全球統一,450MHz、700MHz,3.5GHz頻段以及28GHz頻段、38GHz頻段,都應該積極推動全球的盡可能統一。常疆說,從目前頻率討論來看,3.5GHz有望成為5G頻譜的全球統一劃分,支持全球漫游。
在6GHz以上的高頻段的使用上,王衛認為還是有可能達成統一的,美國已采用27.5GHz~28.35GHz頻段和37GHz~38.6GHz頻段作為5GHz授權頻譜,
歐洲正在考慮24.5GHz~27.5GHz、31.8GHz~ 33.4 GHz和40.5GHz~43.5GHz。例如,至少24.5GHz~ 27.5GHz可以與美國的27.5GHz~28.35GHz以可調范圍的解決方案來達成設備的統一設計,如果中國可以采納這個可調范圍的頻段與歐美達成一致,將非常有利于未來的規模經濟、保證產業鏈的生態發展和漫游。同理在38GHz也可以考慮TUNING
RANGE的解決辦法來達成一致的頻率方案。
常疆認為,WRC-15已就6GHz以下的IMT頻譜有了基本共識,包括700MHz、1.4GHz、3.5GHz等;同時針對6GHz以上的頻率也明確了WRC-19AI1.13研究的11個候選頻段,包括:24.25GHz~27.5GHz、37GHz~40.5GHz、42.5GHz~43.5GHz、45.5GHz ~47GHz、47.2GHz~50.2GHz、50.4GHz~ 52.6G Hz、66GHz~76GHz、81GHz~86GHz、31.8GHz~ 33.4GHz、40.5GHz~42.5GHz、47GHz~47.2GHz 。全球各國和地區頻率監管部門將圍繞上述頻段開展劃分協調。此外,未來5G部署也可re-farming現有移動通信的使用頻率。
呼吁在國家層面協調頻率
目前中國5G技術實驗頻率已明確,采用3.5GHz頻段。但我國5G頻率的全面規劃還在討論中。常疆認為,盡早開展中高頻率的規劃討論,有利于我國在全球5G競爭中,如標準化、研發和產業化方面占據領先地位。
王衛說,中國應該積極考慮有利于產業和商業發展的高中低頻率解決方案。但1GHz以下的頻段廣電部門使用較多,需要國家層面的全面協調才可能得到解決。中段頻譜中國應該可以騰出3.3GHz~3.6GHz 頻段,以及4.4GHz~4.5GHz、4.8GHz~4.99GHz頻段,當然這也要取決于無線電管理部門的決心和支持。從6GHz以上的高頻段研究看,中國也在積極開展信道建模、頻譜需求研究的工作,還沒有傾向性的意見,需要移動通信產業的積極推動和薦言。
楊驊認為,5G頻率需要在國家層面建立協調機制進行全面規劃。5G的應用前景是萬物互聯,可以為我國未來新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因此,首先要在5G未來應用場景中確定哪些是要重點發展的,結合這些重點場景,把5G頻率規劃、產業發展和實際的行業應用聯系起來。例如在車聯網中,除了頻率之外,在協議、接口、功耗等方面也應該得到統一。例如針對2022年的智慧城市進行規劃,組成聯合研發小組推進落實,來達成期望5G實現的作用。“現在各個行業擁有的頻率不同,如果沒有大的戰略目標,很難推動行業間的利益聯合。”楊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