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輕輕摩擦手機,對著手機大聲說話,或者讓手機曬曬太陽就能為手機補充能量,這或成為手機無線充電的新模式。
在智能移動設備日益強大和普及的今天,電池續航能力成為一個大問題,在這個課題尚無確切可行的解決方案之前,隨身攜帶充電器或移動電源就成為人們的基本保證。
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科學家目前正與諾基亞合作,希望共同研究利用閃電這一自然現象所產生的電壓極不穩定的電流來為移動設備充電。這一爆炸性新聞的發布無疑昭示著手機充電的方式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
普遍利用電磁感應技術
當你聚精會神地“刷微博”,與朋友熱火朝天地“聊微信”,又或是在地鐵上看視頻、玩游戲,手機電量會與時間一起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流逝,無奈的是我們并不能每時每刻就在身邊找到電源插口以滿足手機“充饑”的需要。此時,無線充電設備給我們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只需要帶上小巧的充電器便可隨時隨地為手機補充能量,同時避免手機充電接口的經常性磨損。
當然,所有的產品總是避免不了有一定的缺陷,在一般情況下,手機插上無線充電器的同時你就不能繼續對手機進行相應的操作,這個局限也遭到了許多網友的詬病。果殼網上曾有網友針對無線與有線充電展開討論,大部分網友在同意無線充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指出了不足。網友“EdiTurn”認為:“無線的方式除了方便一點似乎沒有任何好處,而且如果列一張單子的話估計還是缺點更多,比如電磁損耗之類的。”
隨著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愈演愈烈,無線充電成為各大手機制造商志在必奪的蛋糕。據統計,在年初諾基亞Lumia920,三星Galaxy s系列、谷歌Nexus 4、HTC 8X等都已上市且具備無線充電功能的智能機。
MK-W101是明坤科技正在預售的手機無線充電設備,可供包括蘋果、三星Galaxy系列、諾基亞等多款智能機型使用。明坤科技市場部負責人曾旸向筆者介紹:“我們主要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進行發電,這也是目前比較成熟的技術。工作過程類似于變壓器,在發送以及接收端各有一個線圈,發送端的線圈連接有線電源所產生的電磁信號,接收端線圈感應此電磁信號從而產生電流給電池充電。”
手機充電新招花樣繁多
除了最普遍的電磁感應技術,手搖充電、聲波充電、細菌生電、太陽能充電等方式都是近來被熱議的充電新招。據深圳市英賽特電源技術有限公司產品經理介紹,這么多種方案中,較為可行的是太陽能充電,“在未來,太陽能及其他充電完全有可能,只是像閃電、生物電這些方式可能沒有那么快讓人接受,不太可能立即普及。不過從能量守恒角度來看,太陽能是最有可能被應用的,并且目前已有成熟的方案。”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不少太陽能充電器產品,價格多在一百到兩百元不等,充電器將太陽能轉換為電能后存儲在蓄電池里面,調節電壓從3.7伏到6伏,可以對MP3、MP4、PDA、數碼相機和手機等產品充電。而專門的太陽能手機充電器則是直接將太陽能的能量轉換為電能存儲在太陽能手機充電器的內置電池里,在需要對手機充電時,太陽能手機充電器里的蓄電池將電能輸出,對手機進行充電。
盡管太陽能作為清潔能源被廣泛應用的可能性最大,但科學家們總是不會輕易停止探索的腳步。據BBC報道,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與西英格蘭大學機器人實驗室共同發明了一種用尿液作燃料的電池,他們首先在碳纖維電極上培養細菌,而后將碳纖維放進陶制圓筒中,當尿液通過圓筒時,細菌就會分解尿液中的化學物質而產生電子,電子積累成電荷再傳到電容器中儲存。當電荷數量達到一定程度,便可以開始為手機充電。
曾旸表示,這些充電新招并不是不可能實現,但是實用性不大,比如手搖充電,這是最原始的發電方法之一,我們不可能一直重復手搖動作,即使生出電,對手機支持的時間也非常短暫。至于太陽能,目前它的充電速度較為緩慢,而且一般手機也沒有內置光伏板,廣泛應用尚不現實。
北京郵電大學電子工程學院的張洪欣教授則認為,太陽能以及手搖充電很可行,尿液充電也可能實現,只是手搖充電和太陽能充電與目前的技術有關,現在還達不到市場化的要求,即電量不好保證,不過不久會成為可能。而近來熱議的利用閃電進行無線充電的技術是一個正在研究的問題,目前不成熟。
無線充電還需繼續探索
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的楊旭東教授曾經帶領他的科研團隊研究了無線充電技術,該團隊負責人表示,電磁感應是目前最普遍的充電方式,得到的電量也較為充裕,足夠手機的使用,而目前正在進一步研發的是磁共振技術,當然還沒有到成熟的階段。不論是哪一種方式,最大的制約都在于無線充電技術產生了對人體有害的電磁波,這個電磁波的輻射會影響人們的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這也是需要繼續探索克服的問題。
就手機利用電磁感應進行無線充電這一相對成熟的方式來說,目前尚需要一個普及的過程,并且無線充電也有其自身的缺點尚待解決,比如充電效率偏低,充電距離非常短,研發資金的不足等。
“實話實說,作為本土創業團隊,我們明白自己現在面臨著不少國內外的競爭對手,而且無線充電在大陸的接受度并不高,市場還沒有被開拓,而我們又不希望做出只能以價格的差異化作為競爭優勢的廠商,所以還需繼續探索。第一款產品我們主打‘超薄’特色,將來還希望有其他的突破,例如設計一款在汽車內可以同時給幾個包括手機在內的設備充電的無線充電器。”曾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