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TD-LTE的發展,TD-LTE頻譜資源短缺問題也漸漸浮出水面,頻譜資源國內占比多而國際占比少、有“數字紅利”之稱的700MHz頻段在國內歸期遙遙、“釘子戶”小靈通退網之殤斷斷續續。對此,國家無線電頻譜管理研究所何廷潤表示,頻譜共享尤其是動態共享將是解決矛盾的最佳選擇。
TD-LTE頻譜資源的多與少
目前我國為IMT系統規劃共795MHz頻段,其中2G時代共170MHz,3G/4G時代625MHz。而TDD頻段則集中在3G/4G時代,總量為445MHz,占比71%,因此從國內來看TDD頻譜所占比例還是比較高的。
相反在國際,規劃給TDD的頻譜就很少。比如歐洲已規劃IMT頻段盡管高頻段規劃TDD頻段比例在逐年增加,但總體還是傾向FDD,希望把TDD作為一種補充。另外在1GHz以下的低頻段還沒有TDD規劃。加拿大、美國計劃將2.5GHz頻段用于TD-LTE的發展。
因此,TD-LTE首先就面臨國際化的問題,“而頻譜的多少和好壞是影響TD-LTE國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何廷潤說。因此TD-LTE若想走向國際化、在世界遍地開花首先要解決頻譜資源多與少的矛盾。
“數字紅利”700MHz頻段歸期遙遙
2007年世界無線電通信大會會議決定,將698~806/862MHz(通稱700MHz頻段),在模擬電視數字化以后,釋放出一部分頻率用于移動通信或公共安全業務(稱為“數字紅利”)。
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已接近完成電視廣播系統的模/數轉換,例如2012年3月歐洲議會通過一項為期5年的無線電頻譜政策計劃,其中要求在2013年1月1日前,所有歐盟成員國(除非已在該日期之前獲得個別豁免)應授權將700MHz頻段用于無線寬帶通信。同時發展中國家也已開始電視廣播系統的模/數轉換。
700MHz是黃金頻段,國內三大運營商鐘情之,都對此表示好感。但我國的模/數轉換過程相當緩慢,甚至廣電部門表示將完成模/數轉換時間從2015年推遲到2020年。
對此,何廷潤表示:“5年是一代移動通信的變化時間,2020年我國的寬帶戰略已經明顯收到效益的時候,我國的頻率還沒有出來,怎么可以?”
“釘子戶”小靈通退網之殤
此前,對于由小靈通退網而釋放出來的1900~1920MHz共20MHz頻率的去向,已經在業內引起一番討論,而隨著4G牌照即將發放,三大運營商對于小靈通退網后釋放出來的珍貴頻譜資源的爭奪也日益激烈。
其實早在2009年1月工信部就發布通知,要求小靈通應在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其所用頻率無條件收回。但時至2013年一季度末,小靈通用戶數還有1千萬左右,何時完成清頻退網仍不明朗,小靈通成了最頑固的“釘子戶”。
追溯到2002年,信息產業部發布《關于第三代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率規劃問題的通知》,通知要求將1880~1920MHz頻率規劃為TDD的主要使用頻段,表明從該通知發布之日起,小靈通的20MHz頻率己在法律上歸為3G的TDD制式使用,依此規定,用于TD-SCDMA的小靈通的退網頻率,可以用于TD-LTE的發展。但本該屬于TDD的頻譜遲遲沒有落實。
“如果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不出臺新的規定,凡持有TD-LTE牌照的運營商,都有權利申請使用小靈通的退網頻率。”何廷潤說,“但是,應由國家無線電管理機構統一規劃和分配,而非相關運營商之間的協商和轉讓。”
頻譜共享是必選出路
除了上面所說的三個突出矛盾外,未來頻譜資源存在巨大的缺口也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來自愛立信、華為的報告預測,全球2020年低用戶密度情況總需求1240MHz,高用戶密度情況總需求為1880MHz。而GSMA預測全球2020年總需求1600MHz-1800MHz。
對此,何廷潤表示:“頻譜的物理資源是有限固定的,而實現頻譜資源共享是未來提高頻譜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頻譜資源保障能力的有效途徑。”
傳統無線電的認知停留在頻譜感知層面,即利用空閑頻率進行業務傳輸。何廷潤表示,“但頻譜的動態共享是最佳選擇,從頻譜管控架構角度審視,頻譜資源的最優配置需要實時地認知電磁環境、用戶、業務、信道和網絡等信息,并匯集到頻譜接入系統(SAS)處理節點,以進行全局統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