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充電技術是完全不借助電線,利用磁鐵為設備充電的技術。無線充電技術,源于無線電力輸送技術,利用磁共振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的空氣中傳輸電荷,線圈和電容器則在充電器與設備之間形成共振,實現電能高效傳輸的技術。
據engadget報道,美國賓州的一家公司,目前靠著這個Powercast技術,已經和超過百家的主要電子產品公司,簽下內容尚未公開的合作案,包括一些耗電量“相對較低”的電子產品,諸如手機、MP3隨身聽,還有汽車零件、溫度傳感器、助聽器,甚至是醫療儀器等的制造業者。
基本上整個系統包含了兩件東西,一個是插在插座上的發信器,另一個是整合在電子產品上,跟硬幣大小差不多的接收器(技術核心),只要在一定的范圍內(目前是在90厘米的距離內),電能可以瞬間自發信器傳到對應的接受器。
該項技術之所以會得到這么多家廠商的青睞,原因是在他獨特的電磁波接收裝置,能夠根據不同的負載、電場強度來作調整,同時還能維持穩定的直流電壓,這也表示在空中散射的電磁波功率,能夠被減到最低。
最神奇的是,這種接收器的制造成本只需要5美金。由于價格昂貴、產品笨重以及不完善的解決方案,無線充電產品一直都沒有能夠真正的進入消費市場。另外對于經常在外奔波的移動設備使用者,將來也可以在無線上網的同時,通過無線網絡對自己的移動設備進行充電。
2010年9月1日,全球首個推動無線充電技術的標準化組織——無線充電聯盟在北京宣布將Qi無線充電國際標準率先引入中國。信息產業部通信電磁兼容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也加入該組織。
無線充電聯盟副主席、來自美國安利的子公司富爾頓創新公司董事劉易斯·帕爾木介紹,聯盟成員近60家,包括勁量、LG電子、諾基亞等。安利凈水器10年前就開始采用富爾頓的無線充電技術。
無線充電技術采用統一的工業標準,未來幾年,移動電話、PMP/MP3播放器、數碼設備、移動設備等產品都可以使用全新的低能耗、高兼容的相同的無線充電器。這個充電器類似一個托盤直接插到電源上,獲得聯盟認證的帶有“Qi”標識各企業的不同品牌的手機直接放在上面就可完成充電。
從技術發展來看,無線充電技術建立在RFID近距離磁場耦合技術發展基礎上,手機甚至不需要軟件更改就可以安裝充電線圈和整流芯片。有幾類安裝方式:
其一:一個感應線圈+芯片,構成獨立組件。這類組件小到硬幣大小,大到38x40mm。用金屬銅線繞制線圈。
其二:手機鋰電池周邊框架中加裝線圈,號稱無線充電鋰電池。這類電池好處是安裝便利,但是缺陷也很明顯,因為手機電池是金屬件,會阻擋充電的電磁波穿透,使得充電效率低。
其三:采用LDS(立體電路)技術,在手機塑膠外殼上鐳射天線。
其四:采用FPC(柔性電路板)制造天線組件,缺點是價格貴。優點是柔性、且薄,便于安裝。
以上幾類方式,最有前途的是LDS技術,國內推出了系列微航激光塑料、磁性激光塑料、全自動大幅面高速激光機,使得制造工藝得以普及。
2013年,將是無線充電技術開始普及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