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飛行國際》2月1日報道對于新型戰斗機來講,航電設備的成本占到總成本的三分之一左右,現階段很多國家的預算壓力很大,用戶需要更好的性能、改進的可靠性和降低的使用成本。
在戰斗機雷達業務領域,有源相控陣(AESA)技術擁有滿足這種需求的潛在可能性。AESA雷達由數百個收/發(T/R)模塊組成,每個模塊都像一個“獨立”的雷達,AESA技術為改進雷達性能和減少維護需求帶來了希望。這種傳感器可以在戰斗機服役期內一直使用,少數模塊失效對系統整體性能沒有影響或影響很小,也就是具備“柔性降級”特征。
重要的是,工業部門的官員認為,現階段AESA雷達的成本已經與機械掃描雷達的成本相當。比降低維護工作量更為重要的是,有源(或稱電掃)陣列帶來了作戰優勢,提供增加的探測距離和更加敏捷的波束形成,降低了載機使用主傳感器時被發現的概率。一旦與新一代的超視距空空導彈相結合,AESA系統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勝者,提供至關重要的“先敵發現、先敵發射”能力。
在當今的作戰環境下,空空交戰越來越少,因此雷達要能夠執行更多的任務。地圖測繪也可以通過AESA陣列完成,AESA甚至還可能執行干擾和電子攻擊任務。這種多功能特性對于現金拮據的空軍擁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電掃系統很快從“奢侈品”變為那些在全球市場爭取訂單的戰斗機制造商的“必備品”。(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許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