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日前在北京發布了《科技發展新態勢與面向2020年的戰略選擇》戰略研究報告。這部200多位學者歷時一年多時間完成的著作,試圖回答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所提出的三個問題。
“世界科技發展態勢,在哪些方面有可能產生重大突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亟須解決的重要科技問題,在哪些領域可能產生重大突破?面對新趨勢新需求,中國在哪些方面應加強前瞻布局?”
重大科技突破在哪里
經研究綜合判斷,專家們認為,未來5~10年世界可能發生22個重大科技事件,如中微子振蕩實驗有望加快破解“反物質消失之謎”,量子信息技術將成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的先導和基礎,石墨烯將成為“后硅時代”的新潛力材料,基于干細胞的新的生命繁衍方式將會出現等等。
而對中國來說,可能發生的重大科技突破則被認為有19個,如量子通信將可能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普惠計算將取得重大進展,干細胞整體研究水平將進入國際第一陣營,煤炭資源清潔高效綜合利用將形成新興產業等等。
“拿信息科學技術來說,我們認為它正進入轉折期,可能出現重大的技術變革。”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杰分析稱,現在已經出現了一些征兆。如集成電路領域中新型材料不斷出現,物聯網、云計算使處理方法和應用模式發生了變革,大數據成為科學家和企業界關注的焦點,人工智能的重新興起等。
中國的戰略選擇
“在若干重要科技領域,外部技術變革和內在矛盾正在推動一些基本科學問題的突破,而其結果可能會深刻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深刻影響社會發展的進程,深刻影響國家的國際競爭地位。”白春禮說,“我們必須及時分析科技發展的態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大幅提升我國科技創新與產業化能力。”
為此,中國也需要在已有基礎上,加強或加快布局一批新的科技戰略重點。
對這一點,中科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主任吳季頗為贊同。“我國有著非常光輝的天文觀測和空間研究歷史,但到了近代,我們落后了。現在中國GDP全球第二,我們需要對人類作出貢獻,中國的創新發展也需要基礎研究的重大突破。其中,空間科技能夠發揮重要作用,應將發展空間科學系列衛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而能源資源對中國來說,則有著更為緊迫的現實意義。中科院地球化學研究所所長胡瑞忠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中國礦產資源非常緊缺,隨著地表礦越來越少,深部礦探測已成為今后找礦勘察的新方向。但是找深部礦比找淺部礦難度大得多,急需理論和技術方面的創新。”
目前,世界上一些礦產大國的勘探開采深度已達2500~4000米,而中國大都小于500米。為此,中國部署了“地下4000米透明計劃”,意在通過各方面的研究,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及核心裝備的自主研發,讓4000米的地下變得“透明”,尋找更多的深部礦產資源。
時不我待的10年
對充滿不確定性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明進行預測并不容易,但對處于轉型關鍵期的中國來說,這又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
作為科技國家隊和國家科學思想庫,中科院一直十分重視戰略研究,充分利用其科技智庫的優勢,對全球科技發展趨勢進行展望。
2007年,中科院就曾組織300多位高水平專家,圍繞能源、先進材料、人口健康等18個領域,開展了“中國至2050年重要領域科技發展路線圖的戰略研究”。兩年后出版的《創新2050:科學技術與中國的未來》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與認可。
然而時隔寥寥數年,全球科技就已發生了許多變化。僅就中國而言,2012年的大亞灣大中微子實驗和最近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發現,正接二連三地令世界刮目相看;而十八大提出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也無疑對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這也是此次中科院要去啃這塊“硬骨頭”的原因。白春禮等認識到,把握未來5~10年的科技形勢,不僅在時間尺度上更為緊迫,也有利于對近來出現的新態勢及時進行聚焦,以便作出相應戰略調整。
“我們相信這本報告不僅能為中科院及各研究所‘一三五’規劃的實施部署和重點調整提供基礎,也能為國家有關部門提供支撐和參考。”他說,“希望它能夠對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原載于《中國科學報》2013-06-24 第1版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