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通訊TD產品市場總監姚磊表示,智能天線多通道的技術,可以極大的提高網絡速度,對于TD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提升。
“能夠提升到原來的184%、191%和194%”,姚磊談到智能天線多通道技術的實驗結果,“與我們室內部分提出兩倍的吞吐量是完全符合的”。姚磊指出,3G時代70%的數據發生在室內,這決定了設備應該怎么做。
2008中國國際通信信息展覽會于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開,騰訊科技作為官方指定互聯網合作伙伴進行全方位的視頻、圖文采訪與直播。特設立現場專訪間,力邀業界專家與企業代表剖析產業現狀,暢談產業前景,并就經濟冬天對行業沖擊進行深度解讀。
中興通訊TD產品市場總監姚磊出席2008通信展TD高峰論壇中國移動專場,并發表主題演講。(文/孟鴻)
以下是來自現場的主要內容:
姚磊:2G的覆蓋與3G的覆蓋有什么不同?2G主要是語音的方式覆蓋,對語音的覆蓋來說,方式相對簡單。到3G時代以后,情況發生了變化,室內變得越來越重要。在2G的時候,我們提出在高速公路上是不是不掉話,在重要的商務區是不是能夠滿足需求,對室內能夠覆蓋就好了。對語音的品質沒有更多的要求,到3G以后就不一樣了,70%的數據就發生在室內。這就決定他的構架。這就決定了設備應該怎么做。
我們看中興公司提出的思想,我們提出一個顛覆性的概念。以前的年代沒有光纖,那個年代到射頻店連接天線部分和射頻和基站部分,這個年代是光纖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提出一個概念是BBU概念。通過機代連接射頻和機房,這個變革決定了立體覆蓋的理念。這個概念是什么呢?是射頻部分與天上部分與室內部分連接的部分。射頻原來有削減,但是光纖不一樣。在光纖理論里面,數據是無窮的。這是立體覆蓋整網的圖。到3G的時候,對室外部分的種種方案,可以通過光纖完全解決。
不因為機房的地理位置限制,這種立體覆蓋的概念,使原來2G網絡的覆蓋方式大大拓寬。
第二個是室內覆蓋。需要專門說明的一點,只要你具備了光纖這樣的特性,這種鏈式連接的方式隨處都可以使用。用一個光纖環繞過去,進行環形的連接,從而實現對場館的整個覆蓋。這不是很難的事情,關鍵在初始的時候,提出BBU+RRU。這種覆蓋方式使3G的覆蓋大大提升。你如何理解2G和3G之間的關聯。這是第一點。
第二個條真是頻譜,我是通信專業畢業的,我們現在做的所有事情可能已經忘了,但是實際上,我們做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用有限的帶寬滿足高速,無限的數據業務。但是由于資源的限制,我們往往在現有的資源體系上,達到一個瓶頸以后不能通過了。但是這個技術是比FDD的頻譜利用率高的。
但是現實往往不是這樣的。中國移動目前的瓶頸是,15兆帶寬,三個頻點用在室內,六個頻點用在室外。我們需要有足夠的頻率帶寬支持數據業務。三個頻點,可能一年以后就不能辦法數據用戶的需求了,怎么辦。有物理的辦法解決,但是對設備廠商來說,怎么通過技術來提高,怎么通過技術把現有TD的帶寬提高上去。如:增加維度上兩個相應的點,從而使在無線傳輸的頻譜利用率更高,還有MIMO技術。
對于MIMO技術提高是20%到50%,還有設備擴容。這些技術對頻譜利用率的提高不夠充分,我們提出一個HPIMS技術。我們身處的時代是數據的時代,這是一切問題的出發點,是一切技術的出發點。能夠在室內使校區的吞吐量提高80%到100%, 而且不需要增加設備,不需要修改標準。這種技術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現有TD的頻譜用率。
中國的頻點不賣錢的,但是頻點對中國的運營商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我們要推廣自己的設備,設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用戶,服務什么用戶呢?是服務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網通。而運營商服務的是什么呢?他們是服務我們。我們所提出的東西,是運營商考慮的,用戶考慮的。采用這個技術以后,獲得什么效果呢?
在室內部分用TD,在時間和頻率、碼資源沒有辦法區分用戶的時候,我怎么區別用戶,我通過空間區別的,這種空間技術需要智能天線技術作為前提條件,這是為什么在WCDMA和CDMA2000中沒有實現的。只有TD可以做到,在同一個時間和一個地點,用智能天線多通道的技術,使兩個用戶在不同的空間共享同一個碼資源。室外也是如此。
這是我們理論的測試結果。線網在天津做的測試,這個測試的結果原來對我們的測試還是覺得不錯,測一測一看,而結果是符合我們中興公司的結論。天津原來做了室內測試,現在開始做室外測試。能夠提升到原來的184%,191%和194%。這是三個測試結果。與我們室內部分提出兩倍的吞吐量是完全符合的。我們隨便算一個帳,我們以線網的比例,在室外部分我們提升比例是1.3和1.5而室內是兩倍。
按照這個模型來比較,對北京線網可以提高151%。由此看到,這個其他是一個小小的變化 ,但是對TD是一個里程碑的提升。下面的數字有寫,至于節約多少成本,也是數字游戲了。
總結一下,數據的業務成本降低50%,不改變網絡吞吐,網絡規劃不需要調整。我們談了兩點,一點是覆蓋我們思考,第二點在頻譜的利用率。
再來談一點是LTE。對于LTE來說,中興公司的思想是談LTE最關心的問題,設備怎么實現。基本都集中在2010年一季度,到年底設備大概可以推出。
我們談一下對LTE來說,挑戰是什么,我們關注什么點?
第一點,小區的速率比較低。這是MIMO技術引進以后,仿真的結果,從這個圖可以看到,在小區邊緣,引入2×2MIMO以后,干擾降低到原來的六分之一。采取4×4MIMO,吞吐量是這樣的。與天線的組成沒有關系的,是與干擾相關的。
我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因為MIMO技術對LTE吞吐量是有好處的。我們提出一點,把MIMO技術與別的技術結合在一起。這個圖里面看到,我們頻譜的利用率提高是30%,邊緣吞吐量是提高3.5倍。
第二個,SON概念是自適應的配置,維護以及相應的網絡管理,運營等等東西。這下架構對未來的LTE來說,我們希望東西越來越智能,要求是越來越高,移動通信也越來越不好做。相應的時間表,09年第一季度完成第一階段,09年完成第二階段,到10年完成SON建設。
第三個關注點,我們如何保證網絡的現有投資,這個話題在任何一個制式會被提到,我們最希望是什么東西呢?我們最希望是模擬那個玩意,能夠平滑升級到LTE。這是我們希望的。技術發展到現在的階段,我們做到的是什么呢?中興公司提出軟基站的方式,多模等等。談技術本身是不需要談,而是談歷史。關鍵談設備水平,目前來說,現有TD的基站,全部可以實現平滑升級。其包含一個前提條件,在規范里面,是這么定義,第一點不能改變現有的基站架構,第二點僅僅是改變用戶處理面板,這是要求。
中興公司目前的SD2基站符合這兩個要求,第一個不改變現有的基站結構,這里面有常用的接口。許多公司設置的時候,不考慮這個。
在RU部分,我們推出是多模的RU。RU不能亂來,他是射頻中心,對于射頻部分來說,中興公司提出向LTE平滑升級的方案,是基于TD的頻段和TD—SCDMA頻段。
以上是我們的理解。最后總結一下,在身處數據業務的時代里面,我們關注不就是三個,一個是覆蓋,二個是頻譜利用率,三個是未來我們怎么做,我今天討論的問題就到這里,非常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