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68 | ||
作者: | 徐勇軍,劉禹,王身 編著 | ||
出版: | 電子工業出版社 | ||
書號: | 9787121175596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12-06-01 | ||
版次: | 1 | 頁數: | 413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272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惠價 | 購買 |
![]()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48.9 | ![]() |
第1章 物聯網技術概論
1.1 物聯網概念及背景
1.1.1 物聯網相關概念
1.1.2 物聯網基本架構
1.1.3 物聯網產業情況
1.2 物聯網技術現狀及分布
1.2.1 物聯網技術概述
1.2.2 物聯網感知層技術
1.2.3 物聯網網絡層技術
1.2.4 物聯網應用層技術
1.3 物聯網的兩種計算模式
1.3.1 物聯網云計算模式
1.3.2 物聯網海計算模式
1.4 物聯網技術展望
1.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一篇 射頻識別技術
第2章 RFID電子標簽技術
2.1 RFID標簽的組成、分類及面臨的挑戰
2.1.1 RFID標簽基本組成
2.1.2 RFID標簽的分類
2.1.3 RFID標簽發展面臨的挑戰
2.2 RFID標簽的反向散射
2.2.1 電磁波的散射
2.2.2 雷達基本原理
2.2.3 RFID系統的反向散射調制
2.3 RFID天線
2.3.1 天線基礎
2.3.2 天線的特征參數
2.3.3 UHF頻段RFID天線的種類
2.4 RFID標簽芯片設計及制造技術
2.4.1 RFID標簽芯片的組成
2.4.2 標簽電路芯片化設計
2.4.3 芯片制造技術
2.5 標簽功能性測試
2.6 標簽功能參考測試環境
2.6.1 標簽頻率范圍
2.6.2 標簽解調能力
2.6.3 標簽信號占空比
2.6.4 標簽導言信號波形
2.6.5 標簽后向鏈路頻率容限
2.6.6 標簽后向鏈路時間參數T1
2.6.7 標簽后向鏈路(讀寫器前向鏈路)時間參數T2
2.7 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RFID讀寫器技術
3.1 讀寫器概述
3.1.1 讀寫器的基本功能
3.1.2 讀寫器的工作原理
3.1.3 讀寫器的基本組成
3.2 讀寫器的形式與工作模型
3.2.1 固定式讀寫器
3.2.2 OEM模塊
3.2.3 便攜式讀寫器
3.2.4 讀寫器的天線結構
3.3 讀寫器相關技術
3.3.1 讀寫器技術的發展趨勢
3.3.2 防碰撞方法
3.3.3 讀寫器管理技術
3.4 讀寫器功能性測試
3.4.1 讀寫器功能參考測試環境
3.4.2 讀寫器數據編碼
3.4.3 讀寫器RF包絡
3.4.4 讀寫器導言信號
3.4.5 讀寫器上電與下電波形
3.4.6 讀寫器時間參數T3
3.4.7 讀寫器時間參數T4
3.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 RFID中間件技術
4.1 RFID中間件
4.1.1 RFID中間件概述
4.1.2 RFID中間件的功能定位
4.1.3 RFID中間件的分類
4.1.4 典型RFID中間件產品
4.1.5 RFID中間件的發展趨勢
4.2 RFID大規模應用模式
4.2.1 應用整合問題
4.2.2 三種應用模式
4.3 RFID數據安全性
4.3.1 RFID系統的安全隱患
4.3.2 保護RFID數據安全的解決方案
4.3.3 大規模應用的安全策略
4.4 RFID典型應用
4.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二篇 智能感知技術
第5章 物聯網標識技術
5.1 物聯網標識命名與分配
5.1.1 對象標識
5.1.2 通信標識
5.1.3 應用標識
5.2 物聯網解析與尋址
5.2.1 標識解析與尋址概述
5.2.2 標識解析體系
5.2.3 標識解析技術簡介
5.2.4 標識尋址體系
5.3 物聯網發現服務
5.3.1 物聯網標識發現服務概述
5.3.2 物聯網標識發現服務體系
5.3.3 物聯網標識發現服務技術簡介
5.4 標識安全與隱私
5.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 認知無線電感知
6.1 物聯網頻譜資源
6.1.1 物聯網的頻譜支撐能力面臨嚴峻挑戰
6.1.2 物聯網傳輸層頻譜需求分析
6.1.3 物聯網傳感層頻譜需求分析
6.2 認知無線電傳感器網絡
6.2.1 認知無線電傳感器網絡的節點及網絡結構
6.2.2 現有傳感器網絡的服務質量保證
6.2.3 動態頻譜接入的服務質量保證
6.3 CRSN相關產品和設備
6.3.1 軟件無線電概述
6.3.2 軟件無線電的關鍵技術
6.3.3 軟件無線電主要產品和設備
6.4 CRSN應用領域
參考文獻
第7章 短程無線通信
7.1 藍牙(Bluetooth)
7.1.1 藍牙的版本
7.1.2 傳統藍牙
7.1.3 低功耗藍牙
7.2 Wi-Fi/802.11系列
7.2.1 WLAN與IEEE 802.11
7.2.2 Wi-Fi與IEEE 802.11a/b/g/n
7.2.3 低功耗Wi-Fi
7.3 ZigBee
7.3.1 ZigBee與IEEE 802.15.4
7.3.2 ZigBee與藍牙技術的對比
7.4 其他低功耗通信技術
7.4.1 超寬帶
7.4.2 射頻識別
7.4.3 近場通信
7.4.4 紅外數據傳輸
7.4.5 Insteon
7.4.6 Z-Wave
7.4.7 ANT
7.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三篇 網絡協同技術
第8章 物聯網協同技術
8.1 物聯網協同問題
8.1.1 基本概念
8.1.2 物聯網協同的必要性
8.1.3 物聯網協同的難點和挑戰
8.2 物聯網協同聯盟技術
8.2.1 協同聯盟生成
8.2.2 協同聯盟形成
8.2.3 通信機制
8.2.4 協同聯盟的生成、形成及任務完成
8.2.5 協同聯盟技術在無線傳感器網絡目標跟蹤中的應用實例
8.3 物聯網協商技術
8.3.1 協商
8.3.2 合同網
8.3.3 基于協商的物聯網協同方法
8.4 物聯網協同的其他技術
8.4.1 基于組織結構設計的方法
8.4.2 基于分布式約束滿足的方法
8.4.3 基于代理的方法
8.5 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 物聯網時間同步
9.1 網絡時間同步問題基本概念
9.1.1 時間同步問題簡介
9.1.2 分布式系統時間同步的基本方法
9.1.3 時間同步的應用
9.1.4 物聯網時間同步問題特點
9.2 傳輸層時間同步協議
9.2.1 網絡同步協議NTP
9.2.2 IEEE 1588
9.3 感知層時間同步協議
9.3.1 基于報文的傳統傳感網時間同步協議
9.3.2 基于外部時鐘源的傳感網時間同步方法
9.3.3 基于脈沖耦合振蕩器模型的傳感網時間同步協議
9.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 物聯網分布式調度
10.1 分布式調度背景
10.2 無線網絡的干擾模型
10.2.1 符號約定
10.2.2 物理干擾模型
10.2.3 協議干擾模型
10.3 基于圖算法的調度技術
10.3.1 分布式節點調度算法
10.3.2 分布式鏈路調度算法
10.4 基于最優化方法的分布式調度技術
10.4.1 兩個例子
10.4.2 優化分解方法
10.4.3 對兩個例子的求解
10.5 拓撲透明的調度技術
10.5.1 基于組合設計的拓撲透明調度技術
10.5.2 三狀態調度
1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四篇 服務優化技術
第11章 物聯網數據處理
11.1 物聯網的數據構成及網絡數據特點
11.1.1 物聯網的數據構成
11.1.2 物聯網的數據特點
11.2 物聯網感知層的數據獲取與優化
11.2.1 數據采集
11.2.2 數據獲取
11.2.3 RFID網絡的拓撲結構優化設計
11.3 物聯網傳輸層的數據處理與優化
11.3.1 數據預處理技術
11.3.2 物聯網數據處理技術
11.3.3 物聯網尋址技術
11.3.4 數據傳輸優化技術
11.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 物聯網安全數據融合
12.1 物聯網數據融合技術
12.1.1 無線傳感器網絡數據融合
12.1.2 RFID數據融合
12.1.3 無線傳感器網絡與RFID數據融合
12.2 物聯網數據融合存在的安全威脅
12.2.1 無線傳感器網絡面臨的安全威脅
12.2.2 RFID面臨的安全威脅
12.2.3 物聯網數據融合面臨的安全威脅
12.3 無線傳感器網絡安全數據融合技術
12.3.1 安全數據融合的主要階段
12.3.2 完整性保護安全數據融合協議
12.3.3 機密性保護安全數據融合協議
12.4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3章 綠色物聯網
13.1 綠色物聯網的由來與發展
13.1.1 通信綠色化的發展趨勢
13.1.2 綠色物聯網的必要性
13.1.3 物聯網中能耗來源
13.1.4 國內外標準化組織中綠色物聯網現狀
13.2 綠色感知傳感層技術
13.2.1 高能效的信息采集
13.2.2 高能效的信息匯聚
13.2.3 未來展望
13.3 綠色網絡接入與承載層
13.3.1 接入子層節能技術
13.3.2 承載子層節能技術
13.3.3 未來展望
13.4 綠色計算管理和服務應用
13.4.1 基于虛擬化的云計算
13.4.2 硬件設備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