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 | ¥ 65 | ||
作者: | 杜瀅 等編著 | ||
出版: | 人民郵電出版社 | ||
書號: | 9787115227546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10-07-01 | ||
版次: | 1 | 頁數: | 314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0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惠價 | 購買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50.3 |
本書系統闡述了IEEE 802.16m寬帶無線技術與系統設計。本書內容包含IEEE 802.16m空中接口物理層傳輸技術、物理層系統設計、MAC子層設計、主要物理過程、多載波技術、增強多播廣播業務、定位業務、中繼技術、Femtocell、自組織技術。
本書可供從事移動通信工作的研發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運營管理人員閱讀(尤其適合IEEE 802.16、4G技術研究和開發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通信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本書可供從事移動通信工作的研發人員、工程技術人員、運營管理人員閱讀(尤其適合IEEE 802.16、4G技術研究和開發人員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通信及相關專業的師生參考。
第1章 背景及概述
1.1 IEEE組織架構和工作流程
1.2 IEEE 802各工作組情況
1.3 WiMAX論壇及技術現狀
1.3.1 固定WiMAX技術現狀
1.3.2 移動WiMAX技術現狀
1.4 IEEE 802.16及ITU-R標準進展
1.5 IEEE 802.16m主要技術特點和下一步工作
第2章 IEEE 802.16m需求
2.1 基本需求
2.2 功能性需求
2.3 基本性能需求
2.4 目標性能需求
2.5 系統部署
第3章 IEEE 802.16m系統架構
3.1 網絡架構
3.2 IEEE 802.16m系統參考模型
3.3 IEEE 802.16m空中接口協議結構
3.3.1 AMS/ABS數據面處理
3.3.2 AMS/ABS控制面處理
3.3.3 多載波協議
第4章 物理層傳輸技術
4.1 雙工方式
4.1.1 FDD
4.1.2 TDD
4.1.3 H-FDD
4.2 多址接入技術的選擇
4.2.1 OFDMA
4.2.2 DFT-S-OFDMA
4.2.3 IFDMA
4.2.4 混合多址
4.3 下行多天線技術及選擇
4.3.1 下行MIMO框架和數據處理
4.3.2 支持的多天線技術
4.3.3 空時編碼
4.3.4 循環延時/相位偏移分集
4.3.5 天線跳變(hopping)
4.3.6 天線選擇技術
4.3.7 空間復用
4.3.8 下行預編碼
4.3.9 波束賦形
4.3.10 多用戶MIMO
4.3.11 多天線技術自適應
4.3.12 相關反饋信息的設計
4.3.13 多基站MIMO技術(網絡MIMO)
4.4 上行多天線技術
4.4.1 上行MIMO框架和數據處理
4.4.2 支持的多天線技術
4.4.3 單用戶MIMO(SU-MIMO)
4.4.4 多用戶MIMO(MU-MIMO)
4.4.5 非自適應MIMO
4.4.6 SU-MIMO和MU-MIMO的反饋和控制信道
4.5 鏈路自適應
4.5.1 下行鏈路自適應
4.5.2 上行鏈路自適應
4.6 信道編碼
4.6.1 數據信道的信道編碼
4.6.2 控制信道的信道編碼
4.6.3 IR HARQ
4.6.4 星座圖重排
第5章 物理層系統設計
5.1 OFDMA參數設計
5.1.1 CP長度設計
5.1.2 子載波帶寬設計
5.2 幀結構設計
5.2.1 基本幀結構
5.2.2 支持16e的幀結構(后向兼容)
5.2.3 共存的幀結構設計
5.2.4 多載波幀結構設計
5.3 下行物理結構
5.3.1 物理和邏輯資源設計
5.3.2 信道化和資源映射
5.3.3 導頻結構設計
5.3.4 用于E-MBS的物理資源結構
5.4 上行物理結構
5.4.1 物理和邏輯資源設計
5.4.2 信道化和資源映射
5.4.3 導頻結構設計
5.4.4 支持多載波的上行物理資源
5.5 下行控制信道
5.5.1 下行控制信息分類
5.5.2 下行控制信道設計
5.5.3 下行控制信息映射
5.6 上行控制信道
5.6.1 上行控制信息分類
5.6.2 上行控制信道設計
5.6.3 上行控制信息映射
5.7 功率控制
5.7.1 下行功率控制
5.7.2 上行功率控制
5.8 干擾消除技術
5.8.1 基于部分頻率重用
5.8.2 基于多天線技術
第6章 MAC子層
6.1 MAC尋址
6.1.1 MAC地址
6.1.2 邏輯標識符
6.2 HARQ功能
6.2.1 HARQ反饋機制
6.2.2 下行HARQ
6.2.3 上行HARQ
6.2.4 HARQ和ARQ交互
6.3 切換(Handover,HO)
6.3.1 網絡拓撲獲取
6.3.2 切換處理
6.3.3 支持Femtocell的切換
6.3.4 支持WirelessMAN OFDMA參考系統的切換處理
6.3.5 Inter-RAT切換流程
6.4 ARQ
6.4.1 ARQ機制
6.4.2 ARQ控制信息
6.4.3 ARQ反饋
6.4.4 ARQ塊
6.5 功率管理
6.5.1 休眠模式
6.5.2 空閑模式
6.6 安全
6.6.1 安全結構
6.6.2 鑒權
6.6.3 密鑰管理協議
6.6.4 安全聯盟管理
6.6.5 加密方法
6.6.6 AMS私密性保護
6.7 匯聚子層
6.8 網絡接入過程
6.9 連接管理
6.9.1 管理連接
6.9.2 傳輸連接
6.9.3 緊急服務流
6.10 QoS
6.10.1 業務分類
6.10.2 自適應輪詢和許可
6.10.3 業務調度
6.11 MAC管理
6.12 MAC PDU(消息及開銷設計)
6.12.1 MAC Header格式
6.12.2 擴展頭(Extended Header)格式
第7章 主要物理過程
7.1 同步過程
7.2 網絡捕獲過程
7.3 隨機接入過程
7.3.1 異步AMS使用的測距信道
7.3.2 同步AMS使用的測距信道
7.4 帶寬請求過程
7.4.1 與其他控制信道和數據信道的復用
7.4.2 物理層結構
7.4.3 上行帶內控制信令
7.4.4 上行控制信息到上行控制信道的匹配
第8章 多載波技術
8.1 問題提出和設計準則
8.2 子載波不對齊問題的處理
8.3 多載波物理層操作
8.3.1 支持多載波的幀結構
8.3.2 控制信道設計
8.4 多載波MAC層操作
8.4.1 尋址
8.4.2 安全
8.4.3 網絡接入
第9章 增強多播廣播業務(E-MBS)
9.1 概述
9.2 E-MBS傳輸
9.2.1 宏分集傳輸
9.2.2 非宏分集傳輸
9.3 E-MBS操作
9.3.1 E-MBS連接建立
9.3.2 連接狀態下的E-MBS操作
9.3.3 空閑狀態下的E-MBS操作
9.4 E-MBS協議及功能
9.4.1 物理層
9.4.2 MAC層
第10章 定位業務技術
10.1 定位能力的協商
10.2 基本LBS能力
10.2.1 AAI_LBS-ADV消息的基本功能
10.2.2 定位的測量和報告
10.2.3 基于衛星輔助的定位
10.2.4 LBS消息格式
10.2.5 增強LBS
第11章 其他技術
11.1 中繼技術
11.1.1 概述
11.1.2 .16m與802.16j
11.1.3 MAC層功能
11.1.4 物理層功能
11.2 Femtocell
11.2.1 Femto基站概述
11.2.2 Femto系統原理
11.2.3 Femto系統設計方案
11.2.4 小結
11.3 自組織技術
11.3.1 自組織網絡與Femto基站系統的網絡規劃/頻率規劃問題
11.3.2 自組織網絡與Femto基站系統的空口同步
11.3.3 Femto基站系統與宏基站網絡的空口同步
11.3.4 自組織網絡與Femto基站系統的干擾避免、消除問題
11.3.5 自組織網絡與Femto基站的初始化、重初始化和退出網絡
縮略語
參考文獻
1.1 IEEE組織架構和工作流程
1.2 IEEE 802各工作組情況
1.3 WiMAX論壇及技術現狀
1.3.1 固定WiMAX技術現狀
1.3.2 移動WiMAX技術現狀
1.4 IEEE 802.16及ITU-R標準進展
1.5 IEEE 802.16m主要技術特點和下一步工作
第2章 IEEE 802.16m需求
2.1 基本需求
2.2 功能性需求
2.3 基本性能需求
2.4 目標性能需求
2.5 系統部署
第3章 IEEE 802.16m系統架構
3.1 網絡架構
3.2 IEEE 802.16m系統參考模型
3.3 IEEE 802.16m空中接口協議結構
3.3.1 AMS/ABS數據面處理
3.3.2 AMS/ABS控制面處理
3.3.3 多載波協議
第4章 物理層傳輸技術
4.1 雙工方式
4.1.1 FDD
4.1.2 TDD
4.1.3 H-FDD
4.2 多址接入技術的選擇
4.2.1 OFDMA
4.2.2 DFT-S-OFDMA
4.2.3 IFDMA
4.2.4 混合多址
4.3 下行多天線技術及選擇
4.3.1 下行MIMO框架和數據處理
4.3.2 支持的多天線技術
4.3.3 空時編碼
4.3.4 循環延時/相位偏移分集
4.3.5 天線跳變(hopping)
4.3.6 天線選擇技術
4.3.7 空間復用
4.3.8 下行預編碼
4.3.9 波束賦形
4.3.10 多用戶MIMO
4.3.11 多天線技術自適應
4.3.12 相關反饋信息的設計
4.3.13 多基站MIMO技術(網絡MIMO)
4.4 上行多天線技術
4.4.1 上行MIMO框架和數據處理
4.4.2 支持的多天線技術
4.4.3 單用戶MIMO(SU-MIMO)
4.4.4 多用戶MIMO(MU-MIMO)
4.4.5 非自適應MIMO
4.4.6 SU-MIMO和MU-MIMO的反饋和控制信道
4.5 鏈路自適應
4.5.1 下行鏈路自適應
4.5.2 上行鏈路自適應
4.6 信道編碼
4.6.1 數據信道的信道編碼
4.6.2 控制信道的信道編碼
4.6.3 IR HARQ
4.6.4 星座圖重排
第5章 物理層系統設計
5.1 OFDMA參數設計
5.1.1 CP長度設計
5.1.2 子載波帶寬設計
5.2 幀結構設計
5.2.1 基本幀結構
5.2.2 支持16e的幀結構(后向兼容)
5.2.3 共存的幀結構設計
5.2.4 多載波幀結構設計
5.3 下行物理結構
5.3.1 物理和邏輯資源設計
5.3.2 信道化和資源映射
5.3.3 導頻結構設計
5.3.4 用于E-MBS的物理資源結構
5.4 上行物理結構
5.4.1 物理和邏輯資源設計
5.4.2 信道化和資源映射
5.4.3 導頻結構設計
5.4.4 支持多載波的上行物理資源
5.5 下行控制信道
5.5.1 下行控制信息分類
5.5.2 下行控制信道設計
5.5.3 下行控制信息映射
5.6 上行控制信道
5.6.1 上行控制信息分類
5.6.2 上行控制信道設計
5.6.3 上行控制信息映射
5.7 功率控制
5.7.1 下行功率控制
5.7.2 上行功率控制
5.8 干擾消除技術
5.8.1 基于部分頻率重用
5.8.2 基于多天線技術
第6章 MAC子層
6.1 MAC尋址
6.1.1 MAC地址
6.1.2 邏輯標識符
6.2 HARQ功能
6.2.1 HARQ反饋機制
6.2.2 下行HARQ
6.2.3 上行HARQ
6.2.4 HARQ和ARQ交互
6.3 切換(Handover,HO)
6.3.1 網絡拓撲獲取
6.3.2 切換處理
6.3.3 支持Femtocell的切換
6.3.4 支持WirelessMAN OFDMA參考系統的切換處理
6.3.5 Inter-RAT切換流程
6.4 ARQ
6.4.1 ARQ機制
6.4.2 ARQ控制信息
6.4.3 ARQ反饋
6.4.4 ARQ塊
6.5 功率管理
6.5.1 休眠模式
6.5.2 空閑模式
6.6 安全
6.6.1 安全結構
6.6.2 鑒權
6.6.3 密鑰管理協議
6.6.4 安全聯盟管理
6.6.5 加密方法
6.6.6 AMS私密性保護
6.7 匯聚子層
6.8 網絡接入過程
6.9 連接管理
6.9.1 管理連接
6.9.2 傳輸連接
6.9.3 緊急服務流
6.10 QoS
6.10.1 業務分類
6.10.2 自適應輪詢和許可
6.10.3 業務調度
6.11 MAC管理
6.12 MAC PDU(消息及開銷設計)
6.12.1 MAC Header格式
6.12.2 擴展頭(Extended Header)格式
第7章 主要物理過程
7.1 同步過程
7.2 網絡捕獲過程
7.3 隨機接入過程
7.3.1 異步AMS使用的測距信道
7.3.2 同步AMS使用的測距信道
7.4 帶寬請求過程
7.4.1 與其他控制信道和數據信道的復用
7.4.2 物理層結構
7.4.3 上行帶內控制信令
7.4.4 上行控制信息到上行控制信道的匹配
第8章 多載波技術
8.1 問題提出和設計準則
8.2 子載波不對齊問題的處理
8.3 多載波物理層操作
8.3.1 支持多載波的幀結構
8.3.2 控制信道設計
8.4 多載波MAC層操作
8.4.1 尋址
8.4.2 安全
8.4.3 網絡接入
第9章 增強多播廣播業務(E-MBS)
9.1 概述
9.2 E-MBS傳輸
9.2.1 宏分集傳輸
9.2.2 非宏分集傳輸
9.3 E-MBS操作
9.3.1 E-MBS連接建立
9.3.2 連接狀態下的E-MBS操作
9.3.3 空閑狀態下的E-MBS操作
9.4 E-MBS協議及功能
9.4.1 物理層
9.4.2 MAC層
第10章 定位業務技術
10.1 定位能力的協商
10.2 基本LBS能力
10.2.1 AAI_LBS-ADV消息的基本功能
10.2.2 定位的測量和報告
10.2.3 基于衛星輔助的定位
10.2.4 LBS消息格式
10.2.5 增強LBS
第11章 其他技術
11.1 中繼技術
11.1.1 概述
11.1.2 .16m與802.16j
11.1.3 MAC層功能
11.1.4 物理層功能
11.2 Femtocell
11.2.1 Femto基站概述
11.2.2 Femto系統原理
11.2.3 Femto系統設計方案
11.2.4 小結
11.3 自組織技術
11.3.1 自組織網絡與Femto基站系統的網絡規劃/頻率規劃問題
11.3.2 自組織網絡與Femto基站系統的空口同步
11.3.3 Femto基站系統與宏基站網絡的空口同步
11.3.4 自組織網絡與Femto基站系統的干擾避免、消除問題
11.3.5 自組織網絡與Femto基站的初始化、重初始化和退出網絡
縮略語
參考文獻